新御书屋

穿越攻的种田科举路 第11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路秀才又看了两眼,才依依不舍地递给他。
    见他也看了眼冒精光,含笑问:“如何?”
    “不止精湛,兼备立意奇巧绝妙,满篇破坚摧刚之气。”
    在又一日天边圆月高升时,被挑选出的一百套试卷被放在了王学政的桌前。
    院试录取比例为百分之十,八百余人参加,应取八十多套试卷,多的十来套试卷是为了让王学政有选择余地,到时再将其中稍差一些的罢录即可。
    这些都是已被挑选出来的,王学政用人不疑,再不管被抬放到一旁被罢录的试卷,准备从面前的试卷中挑选出此次科试被录取为秀才之人。
    一省学政三年一任,任期一到便会重回京城,几乎都是翰林出身,再不济也是京官,无论哪种,都是经科举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甚至有的学政还是一甲进士及第。
    王学政也是经过科举考取了进士之后才被派的官,这些童生的文章他并不需要同阅卷官一般一字一句地细细阅读,只大致翻看文章的头尾。
    能考中进士的人记性都不差,他很快将试卷按照好坏排了个序。
    很快又从面前拿出一套试卷,刚一入眼,他就是一笑,看都未看直接将之单放在一旁,这张试卷他在考试时便已从头读到尾,不少句子他都已记下,不需再看。
    现在就只看有没有比这篇文章更好的了,不过一个时辰,一百套试卷便被快速看完。
    最后,王学政把被他单独放在一边的十份试卷拿起全篇细看,摇了摇头,终究无人能出其右,又细细检查了一下顺序,无误后才放入一旁的那堆试卷最上方。
    至此,院试的阅卷工作已经全部完成,王学政没用其他人动手,直接将他刚刚另放一处的试卷拿在手里,将弥封撕开。
    卷上被挡住的作文之人便映入眼帘,入眼的乃是“谢景行,通州府中兴县周家村人士。”
    王知府是一府之首,府里大小事情都需要经他之手处理,没有一直陪同王学政完成整个阅卷工作,只时不时过来几趟。
    不过,知道今日就能将试卷全部批复完,他离开之时特意留下了他的幕僚在此,看是否需要提供帮助。
    幕僚当然对通州府的童生有了解,此时刚好站在王学政身旁,也将试卷的排头看见了眼里,当即脸上一喜,对着王学政弓身贺喜道:“恭喜学政大人,这位谢景行乃是去年县试和府试的案首,加上此次可就是小三元了。”
    王学政一怔,脸上也涌出些喜意来,“当真?”
    幕僚应道:“千真万确。”
    王学政哈哈一笑,真是巧合,看来他手里真要出一个小三元了。
    别说是通州府这等文风不盛的州府,就是大炎朝文风最盛的那几个省份,小三元也是几十年才能见得一次,没想到这次居然让他撞上了。
    又看了看谢景行旁边的年岁,才不过十五,少年英才呀!
    最重要的环节已经完成,在王知府的吩咐下,府衙的衙役早已将备好的红案放在了阅卷室的外面,这时王学政只需要吩咐人将名单按照次序写上即可,这并没多花太多时间。
    一共八十几号人的人名,上面是学号加姓名,下面乃是第多少名,一整块三丈长、一丈宽的红榜很快写满。
    接着,红榜又被抬到府衙正堂,那里已经候着有下面县城专程赶过来的抄送红榜的官差。
    忙忙碌碌间,很快到了第二日。
    这次谢景行并未去到榜前观榜,他才一出门,就被一大早赶来谢家的孟冠白拉住。
    孟冠白拉着谢景行又回了谢家院子,说道:“我已让家里侍从去观榜了,你就别去了,秀才是跑不掉的,就等着报喜人来送喜报吧。”
    孟冠白一脸兴致勃勃,甚至比谢景行还兴奋、激动。
    谢景行虽然熟知孟冠白不按常理出牌,这次也被他闹得满脸无奈,哪个科举的人不亲自去看榜的?
    没有办法,谢景行总不能放下孟冠白独在谢家,他自己出去,只能带着孟冠白去了书房。
    孟冠白在书房里乱转,时不时到外院翘首以盼,看着旁边面色淡然,眼里没有情绪起伏的谢景行,忍不住道:“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你都一点不忧心?万一案首被其他人夺去怎么办?”
    “要是你此次院试又得到案首,你可就是名副其实的小三元了,你就一点不着急?不激动?”
    “若不是你将我拉回来,我早就已经到了红榜前了。”谢景行看着恍似忘了自己是被他拉回来的孟冠白,心里默默想着。
    看着孟冠白急得脚不下地的样子,他忍不住笑了笑,“孟太监,都已经有你帮我急了,我还需要这般焦急吗?再说,就算不得小三元,最不济我也能考中秀才,何必如此急切?”要是像他一样在书房里满地乱窜,地面都得被磨掉一层不可。
    孟冠白无话可说,被他的表现弄得无言片刻,最后却还是忍不住焦急地走到了外院,再不理会谢景行。
    院门早已敞开,他走到院门处往外望,又看了看日头,现在就快要放榜了吧?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人来送喜报?
    他记得当日他考取秀才时,发榜后不过一刻钟就有人跑去了孟府,送喜报的都是府城人,知道孟家豪富,他家那日几乎迎来送往了上百号人。
    每人都从他家得到了一两银子的喜钱,就算谢家不像孟家一般以财闻名于通州府,不过若是能得了小三元,怕是来送喜报的人也不少。
    他又冲回书房,“谢兄,你家打赏的红封准备好了没?”
    院子里双胞胎正在互相追逐打闹,屿哥儿看似陪着他们,却明显心不在焉。
    屿哥儿立即接话,“准备好了,我同周叔么一起准备的。”
    还准备的不少呢,他早早向黄娘子打听过,考上秀才后,会有报喜人来送喜,还不是一个两个,他和周叔么昨日一起包了数十个红封。
    里面都放有一钱碎银,周宁这次可是难得大方,他本想着要是谢景行能考上秀才,他就非常高兴了,别说是他,就是周家村人得到谢景行考上秀才的消息,怕不都得开家庙祭祖,还得摆个三天三夜的流水席。
    可是所有人都说谢景行可能会考上案首,还是那什么小三元,周宁不懂什么是小三元,不过听别人说也知道小三元非常难得,可是顶顶好的的喜事。
    于是当屿哥儿问他在红封里面放多少铜板时,他大手一挥,直接放了一钱碎银,所有红封加起来就是好几两银子,抵得上他家一月的消耗,他却一点不心疼。
    不过周宁和谢定安此时不在谢家宅院里,还在汤圆摊上忙活。
    他们本也想在家中安心候着,可春闲巷周围邻居都知道他家谢景行参加了这次的院试,都说要来他家汤圆摊上吃几个汤圆,好沾沾喜气。
    大家都如此言说了,周宁不可能不让他们过来,还没考中秀才呢,就将邻居拒之门外,周宁和谢定安自然不愿谢景行背上一个狂妄之大的名声。
    就是再如何心不在焉,生意也照常做,只是时不时发呆,周宁更是三五不时就出了店门,常往街口那边望。
    若要来报喜,便是从街口那边过来,他就能第一眼见到,也能放下心,这次又没见着人来,他心下失望。
    回去汤炉前,路过放着汤圆的长案时,看了眼单独放在一角的几十个汤圆。
    那些汤圆是他们今日特地包出来的,里面是纯红糖馅,红糖有喜庆之意,都是在年节或是家里媳妇生娃后才会拿出来吃用。
    周宁想着谢景行若是考上了,他就为这里来吃汤圆的客人每人送上一个红糖汤圆。
    周宁自觉自己没有太过露出焦急渴盼的神情,可同他平日开朗热忱接待客人的表现一对比,这里来吃汤圆的哪个不知道他此时心情如何。
    有熟识之人便笑着道:“老板,你可别将这汤圆煮过头了,这时还早呢,喜案才刚放出来,你再等等吧,可注意着锅里我的汤圆。”
    周宁手里拿着长把汤勺,连忙在深锅里搅了搅,大大方方笑道:“还早呢,都还没浮起来,煮破了大不了我再多给你煮一碗。”
    谢家汤圆铺里哄堂大笑,“你这小子可得了便宜,一碗不成,非得两碗汤圆才能堵住你那破嘴是吧?”
    正当说笑间,外面传来了一声大吼,“捷报!”
    周宁手里汤勺一松,跌进了深锅里,两滴沸水溅在他手上,他恍然未觉,竖着耳朵听着,一动不动。
    客人们也连忙闭上嘴,侧耳凝神细听。
    “今有通州府中心县周家村人谢景行,得中壬辰年科试第一名案首。”声音一点点靠近,声音之大,像是直接响在每个人耳边。
    周宁双手紧握在身侧,咬紧牙关才没有惊喜出身,谢定安手头的碗也是一松,落回桌上,发出磕碰的声音。
    这时店铺里客人们道喜的声音接二连三响起,周宁却完全顾不上,眼角泪花闪现,被谢定安一把抱在怀里。
    谢家店铺门面朝向街面,谢家宅院的院门却在拐弯左侧巷子里,送捷报的报喜人自然是往宅院去的。
    这时孟冠白已经笑得合不拢嘴,跟他中秀才时一个傻样,猛拍了两下谢景行的后背,“谢兄,看我说的对吧,你一定是此次院试案首,小三元啊!哈哈!我居然能有一个中了小三元的好友。”
    谢景行之前还觉得自己很是淡定,可等送喜报的人到来之后,他才发现他的心之前也是微微悬着。
    长舒口气,那边屿哥儿笑着跑到了他面前,恭喜的话还未说出,谢景行一把将他拉在怀里。
    屿哥儿被抱得严丝合缝,恍惚身体的每一处都是为拥抱对方生成的,恭喜的话卡在了喉咙里,屿哥儿激动地快说不出话来,半响才喃喃道:“谢哥哥,谢哥哥,你真的中了小三元。”
    谢景行低头靠在屿哥儿耳边,低低“嗯”了一声。
    双胞胎挤不进去,只能一左一右抱住谢景行和屿哥儿的大腿,嘴里连声叫道:“案首”、“案首”。
    他们不知道案首为何意,可哥哥和屿哥哥都这般开心,那就肯定是非常好的东西,那他们也要高兴。
    两人浑不在意周围有人,相拥在一起。
    那边报喜的人尴尬地站在门口,这他该提醒一下吗?他还没拿到报喜钱呢!可他进也不是,退又不甘心,他可是第一个来报喜的,只能僵硬地立在原地。
    直到他和一旁的孟冠白对上的视线,咧嘴一笑,“这位公子,你看?”
    孟冠白看着忘形的谢景行和屿哥儿,连忙收敛心中的激动,这两人真是不分场合,不过看来还是他更加靠谱。
    将手伸进怀里,孟冠白准备自己先将喜钱掏了送出。
    可此时周宁和谢定安也跑了进来,见此情形哪里还不知发生什么,连忙去大堂的柜子上将包好的红封拿出来,给了送喜的人两封。
    那报喜人接过一捏,触感明显不是铜钱,分明是碎银子,笑得更为喜庆,连连拱手作揖退了出去。
    这之后,才又接二连三来了更多报喜之人,周宁直将手里的红封发的只剩三个才没再见人来。
    这时,孟家的侍从才赶了回来,他头巾散乱,鞋履不整,满脸笑意跑进谢家院子,道:“公子,谢家郎君是案首。”
    孟冠白一拍他的脑袋,“还用你说,报喜之人早早过来了。”
    侍从捂头笑了笑,他不是去晚了嘛!那些专程跑腿报喜的人可是连夜排在那里,就为了挣报喜钱,他哪里挤得过那许多的人。
    不过看他辛苦又这般狼狈,孟冠白将刚刚从怀里摸出却没送出去的钱扔给了他,“拿着,你的报喜钱。”
    侍从嘿嘿笑着,他就知道他家公子大方,而且又同着谢家郎君关系好,他一定能得到赏钱的,昨日才争到了这个差。
    将手里的二两银子放进怀里,他连忙又道:“谢小郎君是案首,萧郎君乃是第三,寇郎君是第四,丘郎君和吕郎君分别位列第五和第八。”
    他早就知道他肯定比不上那些报喜人来得快,可是他看得全啊!
    孟冠白用手指摩挲着下巴道:“也不出意外,虽然丘逸晨和吕高轩比府试名次低一些,可也没差太多。”
    毕竟还有往年没考上的童生参试,说不得往年童生就有发挥失常,或者因身体缘故缺席的,加上比他们多有一次经验,还又多学了几年,自然有可能比他们强。
    更何况,阅卷的学政大人对文章的喜好不同,自然也会导致排名时的差异。
    不过,大家都在前十,这真是一件大喜事,看来他订的包间是绝对浪费不了的。
    谢景行和屿哥儿直到被一个又一个报喜之人的声音打断,两人才分开,屿哥儿脸上潮红如涂了一层胭脂,低着头忍不住悄悄用眼角余光看着谢景行。
    谢景行脸上有些不自在,清了清嗓子,没有再和屿哥儿说话,随同周宁和谢定安一同为报喜之人发喜钱。
    屿哥儿失落地收敛了笑意,很快又被欢笑着跑来跑去的双胞胎打断,心情又飞扬起来。
    等将来送喜报的跑腿全部送走,早就围过来的邻居就准备进来贺喜了。
    可没想到,府衙的衙役这时却来了,更让人惊讶的是高知府赫然走在最前面。
    谢景行连忙上前,将高知府和一众官差迎了进来。
    周宁第一次见到这般大的官员,心里有些虚,可仍是强撑着去内院泡了一壶清茶端了上来,接着就和谢定安一同到了一旁凳上坐着。
    孟冠白自从知府过来之后,便一言不发,他家虽是豪富之人,可家里却未出过有品级的官员,而他又只是一个小小秀才,高知府又不是冲着他来的,他也不硬凑上去,拉着侍从退至了一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