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第272章 (北汉)刘崇建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五代说起来后汉,大家都很熟悉,毕竟这是中原五个王朝之一,说起来刘知远,或许也有人知道,因为他是后汉的开国皇帝,但是说起来刘崇或许知道的人并不是很多。
    刘崇他是刘知远的弟弟,是北汉的建立者,虽然说称不上开国皇帝啥的,因为他只能算是延续了他的哥哥的汉朝统治,但是他在北方建立的一个割据政权,成为了十国中唯一一个在北方的小国政权。
    刘知远的能力大家都很明白,能够从一个普通人做到河东节度使,然后在河东节度使的位置上趁乱南下,占据中原,这样的人物,无论如何也不能小瞧,无论是谁都要说他一句英雄。
    但是刘崇和他的哥哥差距还是挺大的,刘崇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市井无赖,整天喝酒,赌博,把这个基本上就当成了自己生活的全部,整天就这么点事,好不容易长大了,懂了点事理,知道赌博喝酒不能搞一辈子,而且当时也混不下去了,于是就从军了,准备吃点粮饷。(关于从军的具体年纪,记载不多,部分书上说是二十来岁的时候。)
    在这里插播一句,虽然说刘崇这个人人品和素质一般般,其他的能力也有待考核,但是他的外型那是绝对没问题的,是个比较出名的美男子,古时候说帅哥,一般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美鬓,这一类的人就称为美鬓公,而刘崇就是这样。
    但是在乱世注重的不是外表而是手中的权利和势力,这才是最关键的,他长得再帅气,到了军中还是一样要接受训练,一样要打仗,一样会死。
    或许刘崇的能力就是很一般,因为他年纪轻轻的做了小兵之后,在之后关于他的记载基本上没没有了,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中,关于他的晋升官职的记载就一条,说的就是他刚刚做小兵的时候,不久就被提拔为了军校。
    由此可见,他的能力或许也就很普通,不然的话不会在这么长的时间内竟然没有任何的动静,这实在是有点不可思议。当然这是在皇帝中间相比,要是和一般人比那还是很有优势的。
    刘崇真正开始在军队中平步青云,要从他的哥哥刘知远成了河东节度使之后说起。
    等到刘知远做了河东节度使,他的弟弟虽然能力一般,但是是自己人,忠心,不用担心叛变的事情,于是就封刘崇为河东马步军都指挥使,这个相当于把军权都交给了刘崇,而刘崇也因为他的哥哥一下子成了河东第二人,(要么有能力,要么有关系,古代也是这样,呵呵。)
    后来刘知远趁乱占据了中原,做了皇帝之后,作为皇帝的弟弟,刘崇的地位也是迅速提升,不就成为了河东的一把手,成了新一任的河东节度使,当时改立太原为北京,刘崇为北京留守,外加宰相衔,算是恩宠备至了。
    刘知远做了皇帝,刘崇做了河东节度使,这按理说都算是事业有成了,但是刘崇过得并不快乐。因为还有一个人让他睡不着觉。
    他和郭威的关系不是很好,之前在河东的时候就不是很好,但是后来郭威跟着刘知远到开封去了,他则被留在了河东,本来觉得这一辈子和郭威都没啥交集了,但是没想到,这才没多久就听到了郭威的消息。
    李守贞叛乱,后汉爆发了大名鼎鼎的三镇之乱,先前派去的平叛的军队没有成功,后来就派了郭威过去,郭威到了之后三下两除二收拾了叛乱,然后得胜回朝。
    这样一来郭威的地位和威望迅速上升,这让刘崇很担心,可能有人会问:“大将权大,功高震主这事自有皇帝去操心,你一个藩镇操什么心啊!”
    但是这时候的刘知远已经死了,要是刘知远不死,刘崇才懒得操心呢,这时候做皇帝的是刘知远的儿子刘承佑是个年轻人,刘崇担心刘崇有不能驾驭住这些老家伙,虽然说刘崇能力不足,但是还是有点的。
    不久他就和他的谋士商量这件事:“皇帝年轻不懂事,权臣在朝中把持朝政,我担心这些人将来不好控制啊,你觉得该咋办?”
    谋士想了半天这才说道:“汉朝江山日后必乱,这是必然的,但是咱们在河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咱们这里将士骁勇,赋税也能够供养供养军队,所以咱们应该扩充军备,固守河东,提前做好准备啊,不然的话,将来要是真的出了大乱子,那时候再想着练兵就来不及了。”
    刘崇听了这个主意,还是很和他的心思的,所以他日后的一系列的政策都是按照这个策略来的,于是就开始在河东搜罗人才,少年什么界面上的混混,地界上的土匪,全部都要,只要是愿意好好的跟着他,愿意参军保卫河东的,不管是什么人他都要。
    随着军队的扩张,军粮的需求也迅速增加,百姓的租税也急剧增加,人民痛苦不堪,不满情绪也在慢慢的酝酿,但是此时的刘崇根本没有心思关注这件事,他的心思都在怎么增强实力上面了。
    就在刘崇一心发展自己的时候,刘承佑和朝中大臣还有朝中大臣之间的战斗越来越激烈,最终的结果就是刘承佑怒杀郭威等大臣的家属,而郭威则起兵造反。
    这个过程是很快的,不久郭威带着大军赶到了开封附近,刘承佑出城视察,但是却被打败,想要回到开封,城门也不让进,只能逃窜,但是在半路上被身边的侍从杀死。
    不久郭威进入开封,宣布暂时接管国家权力,但是他虽然见惯了国家的权利,但是他却不敢做皇帝,因为他还没有得到群臣的拥护,再说要是一拿下旧皇帝,自己就做了皇帝,这也显得郭威的吃相太难看了,而且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刘崇还在河东盯着,他刚刚进入中原,脚跟还没站稳,要是刘崇南下,他不一定能够抵挡得住,这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其实刘崇在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就想着派大军南下,一举荡平郭威贼军,重新夺回他们刘家的江山。
    但是就在他准备出发的时候,郭威的一封信来了。
    郭威这封信里面主要就是介绍他郭威不做皇帝,而是让刘知远的养子、刘崇的亲生长子做皇帝。
    这一下就把刘崇忽悠住了,他真的相信了,他觉得要是他的儿子做了皇帝,那他就是太上皇啊,这好事那里去找。
    于是就暂时停止了大军南下的计划,这时候太原府少尹李骧却对这件事有不同的看法,他对刘崇建议道:“郭威辛辛苦苦,冒着杀头的风险这才拿下了开封,怎么会轻易的送给公子呢,他这样做只不是为了拖延时间,等到他在汴州站稳了脚跟,咱们就没机会了。”
    但是刘崇根本不信他这一条,无奈之下,李骧只好再次献策:“主公如果不信,可以采取一个折中之策,咱们带着大军南下屯驻在黄河边上,要是郭威真的立少主为皇帝,那么咱们自然没事,可以带兵进入汴京为少主助阵,也能撤回太原,但是要是郭威有其他的心思,咱们在黄河边上也能及时出兵,对过期形成一种威慑。”
    这个主意还算是不错的,在当时的确是算得上是一个两全之策,可是刘崇根本不信,他就觉得现在的局面就挺好,要是他出兵吓住了郭威,郭威一怒之下干掉他的儿子,或者不让他的儿子做皇帝了,他不是损失更大,于是就不同意。
    据说后来李骧还曾经劝过刘崇,但是这却激怒了刘崇,刘崇将他训斥一番,因为李骧不服软,刘崇暴怒之下要杀掉李骧。
    李骧痛哭不已,他伤悲的不是因为他的小命马上就要被终结了,而是为刘崇这么糊涂而哭,为河东的未来前途不明而哭。
    李骧临死前,长叹道:“我为一个傻子出谋划策,确实该死。我妻子有病,我死了她也活不下去,让她和我一起死吧。”
    最终刘崇杀掉了李骧和他的妻子,而他对于郭威也是很和善,还把这件事给郭威说了一下,就是希望郭威能够按照约定让他的儿子做皇帝。
    郭威为了让刘崇信任他,不久写信给刘崇说道:“那是你的长子,又是刘志远的养子,所以我才和大臣们一起商量推选它为皇帝,而我起兵并不是造反,而是为了诛杀皇帝身边的小人,为我的家人报仇,但是没想到皇帝竟然被侍从杀死,我也很后悔啊,所以令公不用担心我,我脸上还有刺青,你什么时候听说过脸上有刺青的皇帝,我是大汉朝的忠臣啊。”
    有了这封信,刘崇也不再怀疑郭威了,心中因为李骧所引起的哪一点怀疑,也消失殆尽,开始憧憬他坐上太上皇的日子了。
    但是郭威不是个傻子,反而他很精明,就在刘崇在太原做他的春秋大梦的时候,郭威已经在京城把事情基本上安排好了,他先让太后监国,等到刘崇的长子刘赟到了京城就让刘赟继位。
    可是这不过是权宜之计,郭威只是用这个来转移一下矛盾,压在暗地里却在联系大臣和探听各地的风声,再联系好了一切之后,郭威开始准备称帝了。
    最先是太后把政权还到了郭威的手中,当然这只是名义上的,实际上的统治权郭威从来没有撒过手。
    不久郭威派人把在半路上的刘赟杀死,而后不久,在将所有的大臣全部搞定之后,他正式登基称帝,建国大周。
    听到这个消息,刘崇竟然有点没反应过来,还是有点迷糊,他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明明都说好了他的儿子要做皇帝,他要做太上皇的,但是到头来。却是一场空,他什么没有得到。
    此时刘崇知道他的太上皇已经没戏了,所以就降低要求,低声下去的找郭威希望郭威能够把他的儿子送回去。
    但是郭威早把刘赟杀死了,那里还有人送回去,要是送个尸体回去,估计刘崇更加生气,于是就说刘赟中途死在了宋州(河南商丘)。
    不久噩耗传来,刘崇痛哭不已,他骂郭威:“你这家伙杀我的儿子,活该你断子绝孙啊!”因为之前刘承佑已经把郭威一家老小全部杀死了。
    而这个时候的刘崇也想起来李骧这个被自己怒杀的忠臣,现在想想李骧死前的情况,他心痛不已,后悔了!但是人已经没了。悔不听李骧之言,现在后悔莫及,但是也没用了,只能面对现实,不过刘崇还算是有良心,为李骧立了一个祠堂,聊表愧疚之心,但是这时候对一个死人,无论做什么也没有用了。
    接下来刘崇要面对郭威的威胁,郭威做了皇帝,不可能放过他这个前朝“余孽”,而就算是郭威愿意放过他,他也不愿意放过郭威这个杀子仇人。
    所以在郭威建国称帝的时候,刘崇在河东也正式建国称帝,他的国号还是大汉,但是因为中原已经有一个汉朝,而且在岭南还有一个大汉,这个大汉被称为南汉,刘崇的大汉又在中原的北方,所以就被称为北汉。
    但是刘崇做了皇帝之后,他明白这个不过是名号,根本改变不了他的现状,他当时仅仅只有十二个州的地盘,士兵不足十万,就这样的势力和中原王朝对抗,根本没有任何的胜算。
    可是一开始的时候刘崇还不信邪,他让他的儿子刘承钧带着大军进攻晋州,但是没有打下来,随后又准备进攻隰州,结果隰州刺史在半路上设下了埋伏,等到北汉军到了这里,伏兵尽出,北汉军狠狠的被揍了一顿,然后老老实实的回太原去了。
    这一战之后刘崇清醒了,从儿子被杀的愤怒中清醒了过来,他知道自己之前南下的那个决定有点鲁莽了。他要和中原从长计议,不能操之过急。
    河东对抗中原的故事还是有不少的,李存勖对抗朱友贞,石敬瑭灭掉李从珂,这些都是从河东开始最终灭掉了中原的例子。
    李存勖的能力他刘崇没有,所以不能学李存勖,但是刘崇却可以学习石敬瑭,当年石敬瑭为了取得契丹的支持,宁愿认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干爹,他现在也认一个也不算是太过丢脸。
    于是就主动和契丹联系,这时候契丹执政的皇帝是耶律阮,这个人是耶律德光的哥哥耶律突欲的儿子,在耶律德光病死的时候,耶律阮在耶律德光的身边,他就联络大将奉他为皇帝。
    但是在契丹,述律皇后却支持耶律德光的长子耶律述律,于是双方就开始打了起来,双方的支持者一开始的确是述律皇后占优势,但是耶律阮身边的都是拿下的精锐,所以最终还是耶律阮更胜一筹,但是述律皇后最后时刻求和,保住了他自己和耶律述律。
    耶律阮成了新一任的辽国皇帝,但是这个耶律阮能力一般,心胸狭隘,不像是干大事的人物,整天就是吃喝玩乐,所以契丹国内部也是乱成一锅粥。
    这个时候刘崇的奏疏到了耶律阮的手中,耶律阮还是很高兴的,可以说十分的兴奋,他最崇拜的就是他的叔叔,带着大军拿下中原,而且还收了一个皇帝儿子,他也想重现当年的辉煌,现在刘崇上表求情认耶律阮为叔叔,耶律阮觉得这是给他重现当年辉煌的时机,所以就很愉快的答应了,而辽国内部因为因为有上一次耶律德光和石敬瑭的事情做榜样,他们上一次就弄到了很多的好处,这一次也没有反对。
    可是契丹这边的消息还没有送到刘崇那里去,又哭着来了,因为他刚刚和郭威过了一招,被打的鼻青脸肿的。
    看到这个消息,契丹的贵族们笑了,于是也不急着答应刘崇的要求了,而是对刘崇提出了一个要求:“帮助你可以,但是每年十万缗的供奉,不能少。”
    这时候的刘崇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他也没这个胆子和能力,所以只能答应,他这十二个州的地盘人口不过是三十多万,十万缗平摊到没个人头上就是每个人三百钱,这个刘崇还真的舍得啊。
    可能说十万缗大家没啥概念,那时候一个铜钱,基本上类似咱们现在一元硬币这么大小,但是薄一点,就这样的铜板要一亿枚,这就是十万缗(有的朝代一缗为七百多或者八百多钱,但是标准的一般认为是一千枚)。
    其实这件事刘崇生意做亏了,就算是刘崇啥都不给,估计熬一段时间,契丹也会主动联系一下北汉,因为契丹手里拿着幽云十六州,可是现在的契丹已经不是当年的契丹了,如今的中原也不是当初的中原了,后周强大起来之后,要是收回幽云十六州咋办?
    而这时候在河东有一个能够牵制住后周的势力出现,契丹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而会积极的和北汉取得联系,扶持北汉为后周制造麻烦。
    但是既然刘崇已经答应了契丹的要求,咱们再说什么都没用了,契丹方面看刘崇十分爽快,也很高兴,按照当年耶律德光那一套,册封刘崇为皇帝,然后送了一匹黄骝马给刘崇,大家记住这批黄骝马,后面还有他的故事。(未完待续)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