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第9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是!!”
    二两虽然不多,但人数多了钱额上去也是一大笔钱,秦破道有点肉疼。
    他们开始叽叽喳喳,仿佛二两银都到手了,商量怎么花费。
    黄亦把枪杵地,大吼:“肃静!”
    秦破道继续慢悠悠说:“现在讲正事,接下来有段时间我都不在,要南下监督办事,现在开始分派任务。”
    “黄亦暂代我位置全权处理,他的话,便是我的命令。”
    “一处,重新梳理历代案卷,理清细枝末节,找出疏漏错误的案卷。”
    “二处,审查宫里人员底细,排查皇宫里存在危险之处,提审嫌疑之人。”
    “三处,加大力度侦查京城内外官员人员变动来往,尤其是与朝外势力接触之人,探出奸细与情报,切勿打草惊蛇。”
    “四处,全员外派,按照名单侦查各地地方官与民众的动向。”
    审视一圈,秦破道再度开口:“你们可有疑问?”
    无人提问。
    “继续干活吧。”
    底下一干人等,齐刷刷单膝下跪:“属下谨遵指令!”
    黄亦听完思考后,突然察觉不对,扭头急促问:“大人,那你既不是独自南下,不可啊!”
    “无碍,陛下已经下旨分派禁卫军一同南下。若遇危险,我可以联系当地军队支援。”
    秦破道被盯得不自然,手一伸,遮住了黄亦审视的眼神:“别看了,我不会有事的。”
    黄亦直接拍掉她的手,嘴一动却没发出声,低下头不知道想什么。
    旬日已经照高头往下偏,天也比之前暗,秦破道使劲揉搓他坚硬的头发:“你驻留此地掌控我才安心,何况你家中婆婆尚需照顾。我会注意安全的,别担忧,小小年纪想那么多干吗?”
    黄亦撇嘴,直接一声不吭转头离开。
    “这小孩,真的是……”
    秦破道笑着摇摇头,从怀里掏出一封厚重密函,挥斥方遒的字体书写着此行南下重要商户资料。
    唯有一个商户被用朱砂特意圈出来,备注为:来路不明且需要额外关注,商业势力影响很广,产业集中于客栈和淡雅所称的茶楼。
    待一目十行快速看完后,拾起纸张往取暖用的火炉丢,等燃烧差不多便往自己的办事地走去。
    秦破道走在路上,自言自语:“少见,居然查不出,真好奇背后的何方神圣。”
    秦破道的办事处位于监察部的最后方,关押地方就在旁边,所以时不时从旁边传来凄厉或者不屑的叫喊声。
    关押在监察部的犯人,不同于六扇门的重大案情罪错,或者是衙门处理的小民事务。
    监察部的犯人可以说是关于国家间大事和得罪皇帝的倒霉私人事,非死即废。
    等秦破道进门后,她发现桌案上堆满的案册,摇摇欲坠,仿佛下一秒就要坠落地面,秦破道真想学黄亦掉头就走,可惜这两天要不赶紧处理,就要启程南下了,无奈地咬牙忍耐。
    分门别类好案件,一个个批语,秦破道的手不间断地唰唰没停过,暖炉也在噼里啪啦发热。
    砰,砰
    “何事?”,秦破道没有抬头仍然埋头处理。
    “咱家来传陛下圣旨,速速接旨。”
    秦破道听罢,放笔迅速整理仪容,推开木门,在他面前利落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正任汝为商法之暂监察郎,可先斩后奏与独立执行,事事需及时上报于朕,督促法令推行见效,且待婚日之时前抵达京城,钦此。”
    曲公公满怀笑意走到秦破道跟前,将圣旨递给她:“秦大人,飞黄腾达咯,不像咱家,依然只是次等的随行侍奉。”
    秦破道拿好圣旨,悄悄递了一个银锭,这才否认道:“秦某可担不起,若没有曲公的多年前庇护,哪有秦某的今日。即将南下,陛下那边需曲公替秦某多多照顾着,秦某才能安心行事。”
    曲公公笑不合眼,连连应:“瞧这话,那是必须的,咱家自然要为陛下上刀山下火海,若秦大人无事咱家就先行离去了。”
    “请。”
    秦破道凝望曲公公离去,转身关上门坐回到木椅上,圣旨被随手丢在案桌,发出巴塔的撞击声。
    太大力,灰尘溅起,秦破道龟毛般嫌弃地用废弃纸张擦拭膝盖位置的灰尘,因为太大幅度擦,透过光线可以看到空气中漂浮着大量的尘埃。
    等细细擦干净,秦破道满意地抬腿晾在矮一点的木椅上,宽慰自己:“继续,继续,早点回府吃食。”主要是,她昨天痛定思过,为避免再出现祭拜时连个食物都供应不足的问题,所以秦破道打定主意去市集雇用一个厨子专职为自己服务。
    嗯,对。
    打死也不承认是她自己也馋了的事实。
    --------------------
    感谢观看。
    第5章
    秦破道身穿正装骑在爱马上,身躯跟着骑行晃动,漫不经心贴在大部队最后面行进。
    前面的大臣聚一起侃侃而谈,偶有激动的附和,以及滑稽的手舞足蹈,一群群的扎堆聚众衬得秦破道一个人格格不入。
    “老白,你说徐州盛出美人儿这一传闻,是否名副其实?”
    一中年官吏惬意地从上往下抚摸胡子,点头回应:“自然,老夫的大儿便在此地任知州一职,他时常回信告知吾徐州的风土人情。”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