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第22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太子脸上忽然一阵颤抖。
    “殿下,眼下当即刻思谋应对之策!”徐胤走到他面前,“臣意外至死荣王妃,如今也是局中人,臣非但不会成为殿下的隐患,且为了自保,必须与殿下统一阵线!
    “殿下,臣匆忙进宫,是为了给殿下出谋划策!倘若殿下认为臣尚有一丝可用之处,便请殿下给臣一个效忠的机会!”
    太子咬牙望着他:“我现不过是储君,如今天下都是我父皇的,你有这份心计,如何不直接去禀奏皇上揭穿我,换取你的太平?”
    “殿下此言差矣,”徐胤抬头,“一朝天子一朝臣,皇上自有一帮打江山的功臣老臣可用,徐胤纵有几分薄才,在众多功勋之中算得什么?
    “老臣功臣都是大周的元老,将来殿下上位,他们未必肯听殿下指派,殿下迟早需要扶持自己的力量。
    “皇上龙体欠佳已久,殿下接掌大周江山是迟早之事!臣愿意从现在起身先士卒,效忠于殿下,相助殿下守护大周的万里江山!”
    第307章 奕儿!
    徐胤撩起长袍,深伏在地。
    太子目光在他后背上停驻了许久,移到窗外:“难得徐侍郎有这番诚心。”
    徐胤抬头:“为殿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太子抬抬手,示意他起来,而后踱出帘栊来道:“你肯如此待孤,孤甚感欣慰。你也知道,当年的事情并非孤有意为之,实在是荣王世子办事不牢靠。导致事后生出这些麻烦,孤也曾头疼不已。”
    徐胤深揖:“幸亏殿下英明,及时出手压制了下来,以至于后来不曾有任何人知道这件事。”
    “可是,却还是让裴瞻知道了。”太子望着他,“而且方才你还说,皇上安排裴瞻去荣王府驻守,是因为皇上也开始怀疑了。”
    徐胤垂首。
    “所以,这件事情荣王府办得很不地道。”太子坐下来,“当年孤出于对杨蘸的信任,交代他去办好此事,结果他不但把事情办砸了,而且还留了把柄在手,荣王藏着那把扇子,是想干什么?”
    徐胤拱手:“荣王城府如此深沉,委实不应该。”
    “既然你也觉得不应该,那你知道该怎么做?”
    徐胤抬头,堪堪对上他微凉的目光。
    这双目光,竟赫然显露出不同于过去任何时候出现在他身上的谦和,浮躁,一个受文韬武略治世经国的开国皇帝悉心栽培出来的储君,陡现了端倪。
    徐胤垂目望着地下:“臣遵旨。”
    太子负手,脸转向窗户,朝阳照进来,他脸上忽现明朗:“孤素闻徐侍郎才学渊博,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近来与你深谈这两次,方知外人所言不虚。事情交给你,孤是放心的。日前我已向母后请奏由你来东宫兼任詹事一职,三日之内,望你带着佳音来孤这里领委任令。”
    “臣不敢有误。”徐胤再俯身。
    直起身后,他看一眼太子,再行揖:“臣告退。”
    太子点点头,一路目送他出门。
    随着身影远去,太子神色也一点点地阴沉下来。
    “殿下!”
    金宝见状担忧地到了跟前。
    “传几个人,跟随徐胤,看看他是否老实。”
    金宝道:“若他不照做,那待如何?”
    “他若不做,那就替他做。”太子睃他一眼,“他既选择来淌这趟水,那无论他做不做,这件事他都做定了。”
    金宝意会,垂首领旨。“干清宫这边待如何应对?”
    太子理了理袍服,缓声道:“慌什么?早在六年前,孤不是就已经做好两手准备了吗?”
    ……
    白玉胡同的案子,经过身为目击者的梁宁和宁夫人口述,再加上章士诚在白鹤寺里的招供,从头至尾已经很清楚了。
    裴瞻陈述完毕,帝后俱皆凝默以对。
    直到屋里空气似是已经凝固下来,皇后才缓缓站起来:“你让人回去,把那把沾过血的匕首拿来给我瞧瞧?”
    裴瞻垂首:“臣已经让护卫将匕首带在身上,此刻他们正在宫外等候。娘娘想见,还须请娘娘派人去宫门口向护卫取来。”
    “来人!去宫门!”
    皇后厉声打发人下去,又走到裴瞻他们面前:“荣王妃的死,你们还没说!”
    “是!”裴瞻俯首,便又从禇钰受伤时起,一直到他假意和解回到荣王府,再后来荣王妃被害当夜之事一五一十说了出来,“荣王妃之所以会落得如此下场,全是因为被徐胤挑唆着去寻找那把扇子。
    “而这把扇子,臣猜想与白玉胡同的血案息息相关,所以在得知徐胤有这个企图的时候就密切关注着。
    “当天夜里在荣王府的祠堂内,曾亲眼看到徐胤将荣王妃推向侍卫的剑阵以此脱身,而臣就在闯进来的王府侍卫灯笼被打灭之时,抢夺到了这把扇子!”
    裴瞻说到此处,便将那把玉骨扇从怀中取出来呈了上去。
    皇后接在手里,目光刚一触及扇子上的凤凰刻纹,她沧桑的脸庞唰地一白,接而哗地打开了扇子——
    帝后是少年夫妻,大半辈子患难与共,皇帝从一介军中统领,到揭杆起义,再到集结各地义军,征战南北,皇后不曾有一日不曾伴随左右。
    除了不曾随皇帝一样亲自下阵杀伐敌君,其余所有艰难险阻,她没有不曾面对过的。
    满朝文武对皇后的敬仰,也是来源于他的这份巾帼不让须眉的英勇和胆识。
    但是此刻她在看到这把扇子时,却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惊惶!
    “三郎!”
    她颤着双手把扇子递向了皇帝,随着她目光上抬,大家也才发现,皇帝此时双眼之中也已然精光迸射!
    “这扇子,这扇子确定是在荣王手上藏着的?!”
    “臣不敢有半字虚言。”
    白玉胡同的血案追查到现在,裴瞻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意识到不是一件寻常的案子,今日进宫陈述这前后一切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揭发徐胤,这一路下来帝后的反应尚算平静,没想到看到这把扇子时,他们却全都不淡定起来!
    “果然线索在他这里!”
    皇后的声音也颤抖起来,她一把抓住了皇帝的手,“他们追踪的消息没有弄错,这么多年奕儿隐隐现现,至今不知身在何方,荣王府的确有插手!”
    皇帝回握住了皇后枯瘦的手,这个面对艰险从未曾退缩过,面对大月千军万马也坚决不曾认输投降的汉子,眼里此刻竟有了泪光。
    在场的几个人里,裴瞻和梁家兄弟都尚且大感疑惑,直到今日才知晓全部经过的杜明谦就更是震惊得难以形容了!
    “敢问娘娘,不知您说的‘奕儿’是何许人也?”
    裴瞻与梁郴听到这儿,也蓦然间对视了一眼。
    皇后站起来,瘦削的身躯向前佝偻起来了:“奕儿,是皇长子!”
    “皇长子”三个字,像一声惊雷一样在几个人头顶炸开!
    裴瞻感觉自己的声音漂浮得像从天边游过来:“皇长子他——他不是已经消失很多年了吗?”
    说消失多年已经是较为客气的说法,因为这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
    事实上,在场这些人没有一个人见过皇长子,这么多年以来,大家只知道帝后共生三子,打天下之前所生的长子在征战途中失散,后来再也没有寻找到过,而帝后也不曾提起。
    所以满朝文武都以为皇长子已经不在人世,或者说帝后已经放弃寻找,而皇长子在所有知道有这回事的人的脑海里,只是一个模糊的符号而已。
    谁能想到,在他们揭发徐胤的这节骨眼上,从来不曾被提及的皇长子会从皇后口中吐出来呢?
    而且,皇长子的小名,竟是“奕”儿!
    “他只是与我们失散了,他不是消失了!”
    皇后迈下脚榻,素日从容不迫仪态万方的她竟然在迈步的同时被自己绊了一脚。
    裴瞻与梁郴双双上前,将她搀扶住,她却把他们两个人拂开,说道:“和他分开以后,我们还打了两年仗。两年后定国了,我们立刻派人沿着当年的线索四处搜寻,战乱年代,找人不好找,可是当年分别的时候我是留了心的,我是发了誓日后母子还要相见的!所以派出去的人并不算无头苍蝇。
    “那些年里,进展虽然缓慢,但是也持续发现了他停留过的地方。
    “但就在数年之前,忽然没有他的消息了!”
    裴瞻也忍不住心绪浮动:“不知这个数年,究竟是几年?”
    皇帝这时候也站了起来:“六年!确切的说,应该是将近七年了!”
    这个年数,掀起了裴瞻与梁郴心中巨大的波涛!
    裴瞻从袖子里掏出一物:“臣这里还有两件物事,乃是事发当夜,臣一并从荣王藏扇子的暗格里取出来的,还请皇上和娘娘看看认不认得!”
    帝后顺眼看过去,只见却是一张折在一起的书信,以及一块沾血的手帕。
    一看那手帕上绣着的字,还有那信纸里书写的内容,皇后又立刻抬起头来:“这正是我留给奕儿的帕子!这上面的字,还是我亲自绣的,我绝不可能认错!”
    皇帝点头,再三看完了信纸的内容,他缓声道:“刚才为什么没有一起拿出来?”
    “是臣之过!臣知道扇子的重要,方才拿出来,便是想请皇上和娘娘鉴定,此物到底可能为何人所有?没想到……”
    当所有的证据都在推动大家确信白玉胡同的死者身份殊然的时候,大家心中隐约已经有了猜想,此人就算不是皇室中人,也一定对宗室来说十分重要!
    因为只有这样,才值得荣王父子那般胆战心惊拼死隐瞒,以至于连对方尸首都已经销毁了,却还要保留这几份罪证在手,用于将来事发时自保!
    谁又没有想到,死者竟然重要到是帝后的长子!
    皇帝将信放在炕桌上,本来就有些喑哑的嗓子,此刻说起话来仿佛更加艰涩了。
    “这封信,分明就是一份暗中授意他人针对奕儿的信件,既然都在荣王手上,那你的意思是,荣王曾经被人授意向奕儿下过手?他们在白玉胡同杀死的人,就是我的奕儿?”
    贵为天子,此刻在提及自己的孩子时,竟然也摒去了一切彰显身份的称谓,人间天伦,显然并没有因为身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裴瞻俯身:“据目击者臣的岳母亲眼所见,当时在白月胡同内被杀害的是一双父子,却不知皇长子殿下年岁几何?是否已有子嗣?”
    帝后所说的皇长子彻底失去消息的最后时间恰恰能与白玉胡同血案发生的时间对上,死者就是皇长子几乎可以确定。
    但事关皇室血脉,却又当慎之又慎,容不得半点错处。
    “他与我们失散的时候已经十岁了,那是在我们北上的途中,确切地说是在湖州境内,那时我们正好在湖州城驻扎,那天夜里遇到敌军突袭,他原本跟随他父亲在军营里——他很勇敢,也很聪明,从小就习武,看兵书,大家商议作战策略之时,他就在旁边静静听着,不懂的时候再问,所以大家都很喜欢教他,他父亲也最疼爱他!
    “那天夜里打起来了,他也在场,提着一柄短剑,冲进来要保护我,可是我们人太多了,他却只带着几个护卫,最终跟敌人打了起来。
    “我想到了最坏的结果,于是留了一把扇子给他,就是这一把!想着兵分几路躲开敌兵,日后我若死了,这把扇子就留给他当念想。我要是还活着,那就凭这扇子再相见!
    “我记得很清楚,看到我作出生死离别的决断时,他只是安静地从袖子里掏出我绣给他的手帕,给我拭去眼泪,然后坚定地跟我说,我们一定会再相见的,他说我们谁也不会死!”
    “后来,皇上他们最终把敌人打败驱散了,而等我们清点人数之时,才发现他不见了!
    “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我们连找了三天三夜,几乎把城内每一寸土都翻了过来,最后在城墙脚下守城门的一个老兵说,看到他那天夜里骑着一匹小马驹,带着两个护卫出城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