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页
心里莫名欢喜,可还是端着他玛法的做派,很是“沉稳”地回答这位大哥哥:“大哥哥不谢。大哥哥思维敏捷, 着眼点独到,殊为难得, 阿玛和我都喜欢。”
大约五岁的小胖娃娃学着大人的严肃举止, 整个三楼的人都笑出来, 那位少年学子的眼神儿越发亲近,其他人也是安耐不住结交的心思。
就听有人趁机高声问道:“小公子可是读了书?你来说一说,《长恨歌》和‘三吏三别’的区别,做个裁判,好不好?”
裁判?刚刚听着他们讨论得火热早就心痒痒的小永琢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不是争论,也没有高低之分,应该不应该,合适不合适的说法。”
“从古至今的书本儿都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文以载道’,一类是不怎么传统的‘文以娱情’。都很好。阿玛经常说:做事的时候认真,玩乐的时候也认真,享用美食美酒的时候更要认真……”
“好!小公子说得好!”
永琢努力“板着脸”,可是不由地嘴角一挑;弘晙瞧着儿子开心的小模样,眉眼弯弯。
其他人哈哈哈大笑,刚刚争论的脸红脖子粗的人都是“一笑泯恩仇”。
要写现实可以写现实,比如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要写儿童可以写童心,比如那位“你偶尔可恶”先生的《伊犁文化漫画图集》;要写才子佳人、皇家风流的故事那也有……这就是一支笔的可爱之处。
一时间三楼的讨论话题一变,又开始讨论这些年新出的写作题材,比如有外国年轻人和大清年轻人的国际爱恋,比如海外冒险故事,接着又不知道怎么说到当年大清国的第一次出海。
弘晙一派安然,永琢听他们说起九爷爷,更是竖起小耳朵,眼睛发亮……恰好那些人也在琢磨怎么继续和他答话。
透过竹帘隐约可见那位父亲摘了墨镜在专心品茶,而小娃娃则是端坐倾听的模样,有人就大着胆子问道:“听小公子的口音不是当地人,可是第一次来苏州?”
永琢的大眼睛亮的好像小太阳,转身,正对他的方向回答:“第一次。”
对方更高兴:“苏州的美食美景美人儿,喜欢不?”
“喜欢!”只是他的年龄受限制,有些美食无法品尝。
“小公子可有见过大海?”
“见过。大海很大,很蓝,喜欢。”
“哎,见过大海好。小的时候就要去看看高山和大海。”
“可别。还有人说小孩子应该去京城看看,哪有那个财力?现在那些所谓的教育家很多都是空谈空论,一点儿不切合实际。不信,小公子你和伯伯们说说,你是为何去看大海?”
“因为阿玛喜欢,我也喜欢。”
“听听,喜欢。喜欢。这次是重点。”
三楼的人一时间又讨论起当前的儿童教育问题,反正文人嘛就是一张嘴巴,一支笔,吃吃喝喝伴随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爽快,痛快。
刚刚那位当场写出来《马嵬》的少年郎听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问道:“小公子学习过杜甫先生的‘三吏三别’吗?”
永琢正一边听他们谈话,一边奋斗一碗桂花鸡头米,听出来少年郎的声音,咽下嘴里的香甜的汤水,站起来回答:“没学过。去年台风上陆,福建沿海一片汪洋,我和阿玛都见过。”
又是刹那的安静。
去年冬天福建发生大灾,举国轰动,他们很多都有去救灾,几乎每个人都量力而行地捐献物资,听到小娃娃说他当时和他阿玛也在福建,顿时感觉关系亲近很多。
一道骄傲且矜持的声音响起:“我当时也领着儿子去了福建。我和我儿子说:你若不努力读书做事出人头地,将来就是这些路边的乞丐中的一个。”
…………
众人:“……”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再一看这位的打扮气质,好吧,商人。
众人都不想和他说话,三楼的气氛一时古怪。接着又是一道声音响起。
清脆响亮的小娃娃奶音,原来是永琢。
永琢转头使劲看一眼也没看到这位说话的人,眉眼皱巴,心里头对他的话有点儿说不出来的不舒服,看一眼阿玛,得到阿玛鼓励的眼神,就开了口。
“我阿玛说,乞丐行乞,一方面是满足乞丐们的物质需要,可另一方面也是满足施舍之人的某种心理需要。这对比慈幼院的行为,是不大好的,我们要慢慢改善。”
“至于这次福建大灾后多出来的乞丐们,也会慢慢少下去。官府在极力帮助他们。这位伯伯你和大哥哥说,我们要努力读书做事出人头地,让未来我们的大清的乞丐越来越少。”
三楼再次陷入安静中。
这位文人一起郑重点头。
胖乎乎的店掌柜站在楼梯口“偷听”,也是连连点头。
文人们的想法是:这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店掌柜的想法是,这位商人那样子说,也不是不对。但是……他一个店掌柜他也说不出来哪里不好,他上次也和郑东家一样教育儿子,和儿子说那样的话……想想就惭愧得慌。
那位商人也是惭愧得慌。
本来三楼的文人刚刚一起排挤他,看不起他,他虽然知道自己的格格不入可也鄙视他们这些穷文人只会自视清高。此刻听明白小娃娃的话,看明白这位文人们的表情,才晓得自己错得多么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