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第396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她忽而有些羡慕赵五娘,她就用这些东西,好像从来不会觉得疲惫似的。
    认亲的衣服也是早准备好的,是一件石榴红纱绣海棠纹的褙子,是织夏的母亲亲手做的。她出嫁以后,把织夏一家都要了过来。
    织夏想法多,除了绣在上面的海棠,另又用剩余的江南贡纱堆了许多海棠花出来,再配上做花蕊的南珠,钉在衣服上,更比原先的衣服多了几分新奇华丽。
    一时间妆饰完毕,沛柔站起来,正见齐延也梳洗完毕进了内室。
    他换了件蓝灰色的直缀,只在袍角用金银线混着绣了水波纹。才舞完了剑,又换做了文弱书生的打扮,她前生就是被他这副皮囊给骗聊。
    沛柔便嗔他,“既收拾完了,在宴息室里等着就是了,又进来一趟做什么。”
    齐延摇了摇头,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看,“好不容易把你娶回来,少看一眼,都是我的损失。”
    这话一完,连织夏也忍不住笑了笑。
    沛柔又羞又恼,“快些出去吧,用完早膳还有许多事呢。你可不要害我今便迟到。”
    沛柔与齐延一起坐下吃饭。诚毅侯府的厨子,手艺自然与定国公府不能相比,菜色也比她平用的都少了许多。
    不过前生在这里生活了许多年,那味道还留在记忆里,她也渐渐地习惯了。
    别的倒都罢了,诚毅侯府里,唯有一盅参汤熬的最好。里面搁了让人不易有孕的药,常氏打的好主意,将来诚毅侯府便是她儿子的。
    沛柔便拿起那杯参汤,慢慢地饮尽了。
    如今府中况未明,以前生的经验,她即便此时能有孕,只怕也生不下来。不如先等她把她们一一都收拾了,再舒舒服服地生孩子。
    或许是她的错觉,她总觉得在她喝汤的时候,齐延好像格外地注意她似的,目光中还流露出淡淡的失落。
    昨做新娘子,一下来都没吃什么东西。晚上又和齐延折腾,她实在是饿的有些狠了,也就不理会他,自己用的香甜。
    齐延一边吃饭,空闲中与她话,“往后在府中,便不要让你的丫鬟改口了,仍旧唤你‘乡君’便是。”
    沛柔明白他的意思,她实际上已经在这样做了。
    她有这一重份护,比前生的圣旨更加有用。她的丫鬟不改口,齐家的人也不能怪她,婆家的人再大,还有皇家大不成?
    她却也偏要刺刺他,“的也是,‘延四’听起来,哪赢乡君’威风。”
    齐延就笑,“是是是,诚毅侯府的四郎,到今也才不过是个进士,进士娘子,与皇家的乡君自然是不能比。”
    沛柔就笑着瞥了他一眼,眼角眉梢,俱是意。
    等他们用完早膳,便携手出了嘉懿堂的门。先要往齐家的祠堂去,祭拜祖先。
    齐家与徐家一样,都是开国时因功封赏的新朝勋爵,如今也只是传了三代而已。可昭永十年时今上颁下的圣旨,收回沥书铁券,诚毅侯的爵位也将三世而终。
    齐延的父亲是上一代诚毅侯的嗣子。何太夫人一生没有儿子,老诚毅侯年过四旬才得了一个庶子,可养到十岁,也因病过世了。
    老诚毅侯没有办法,才从族中过继帘时已经十六岁定了亲的齐延父亲过来。
    他娶了这样好的一个妻子,害得他的爵位都没有亲子继常又替他养了个再好不过的女儿,丹书铁券被夺,世袭的爵位也将在几十年后不复存在。
    太夫人的贤妇的道理,真的没有错。
    齐延领着沛柔进了祠堂的门,有齐家族中的长辈在里面供奉祭品。
    长者将手中的香烛分给他们,看着他们给齐家的先祖上了香。而后他,“绵绵瓜瓞,与民同生。新妇入门,你更要发扬蹈厉,早为齐家开枝散叶,”
    沛柔并不认识他,齐延却仿佛很感慨,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沛柔自然也是如此做了。
    从祠堂出来,他们还要去正房认亲。
    一路上齐延都紧紧攥着她的手,仿佛下一刻她就要逃跑似的。她想开口调侃他,但心中的暖意,又让她没有在这时候开口。
    何太夫人高坐于上首,和前生一样。
    齐家嫡支的人口并不兴旺,还能坐着等着他们的,只有诚毅侯夫妇。齐延的兄长嫂子都分男女站在正厅两旁。
    旁边的偏厅里,亦有齐家的其余族人,等着沛柔和他们见礼。
    站在正厅里,跪下给何太夫人以及诚毅侯夫妻行礼,齐延才依依不舍地松开她的手。
    等礼仪行完,她接过纭捧过来的茶,恭敬地奉给何太夫人。
    前生沛柔进门时,定国公府已现了颓势,她对她并不太满意。
    新婚夜他们又没有圆房,所以沛柔给她敬茶时,她的脸色也并不好看,给出来的见面礼不过是一串不值钱的粉碧玺手串。
    今何太夫人却笑意吟吟,接过了她奉的茶喝了一口,而后道:“倒是不知道你祖母在家都喝些什么茶,想来应当比这个更好。”
    齐家人准备的茶是西湖龙井,应当是今年新上的,也算得上是极好了。这样的场合,倒是又惦记起她祖母喝的茶了。
    何太夫人为人,实在是有些无耻。她自己不觉得羞愧,沛柔都要替她羞了。
    沛柔便做出恭敬的样子来,“祖母年纪大了,如今并不太喝茶,多是用些养生的汤羹。我四叔母在时,她因是妙堂后人,手中有许多养生的方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